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归国留学人员专业优势服务国家战略。7月9日至10日,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会长李伏安带队到深圳调研。
深创投 创新驱动发展引领者
9日下午,调研组来到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深创投党委副书记、总裁刘苏华向李伏安一行介绍了深创投重点围绕信息科技、装备智造、健康产业、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进行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国家需要什么,深创投就投什么”刘苏华在交流中多次提到,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导向,通过融资服务、产业对接、主题培训、企业治理、人才招聘等多种方式助推已投企业加速发展。
在了解深创投发展情况后,李伏安指出,深创投是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探路者(300005)和引领者,深创投的成功验证了国有资本在风险投资领域的可行性,深创投模式强调政策敏感度+技术前瞻性+资本耐心度的三维平衡,这种机制或将成为国企改革3.0时代的参考样本。
河套 推动深港融合创新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改革意见,将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上市,意味着未来有望迎来全新的“H+A”型上市公司。在此背景下,10日上午,金融委员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参与深港融合创新发展座谈会,共商深港两地科技创新合作,探讨H回A路径方案。
座谈会上,深圳市河套发展署副署长袁伟翔,福田区企业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叶伟强,福田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中心主任冯向阳分别介绍了福田区联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双区驱动”为引擎,发挥金融与科技领域的优势,通过高效的企业沟通机制,整合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开发资源,释放巨大能量。福田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始终坚持一套市场化标准及规则公平支持外资发展,让企业和资金在好的市场里自由旺盛的自我成长。福田区还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协同,探索跨境数据流通与知识产权证券化,借助双重上市机制助力企业融资和吸引国际资本;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全生命周期赋能海归人才创新创业;依托河套合作区优势探索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为大湾区金融一体化提供支撑。
金融委员会委员、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王俊峰在谈到深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投入和发展潜力时指出,目前不少企业仍选择H股作为上市阵地,如果能把河套区的政策宣传好利用好,也许能实现整套H回A路径。
金融委员会副秘书长、三井住友德思私募基金董事长杜洋表示希望深入了解深圳对于科技企业的孵化方式,找到更多适合外资机构的投资机会。优山投资、华港投资、编程猫、利格泰生物、银诺医药、寻望创新等机构和企业代表对福田区、河套区产业落地政策纷纷表达了浓厚的兴趣,一致希望找到合作机会。
李伏安在最后总结时指出,6月10日,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允许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标志着深港金融融合迈入制度性突破新阶段。这一政策绝非简单的上市渠道扩容,而是国家在更高起点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通过打通港股与A股市场壁垒,实质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支点,发挥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独特优势。
李伏安指出,百年前,顾维钧学长在巴黎和会上为民族尊严据理力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肩负着以金融创新赋能大国崛起的时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困难挑战年年有,但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壮大。” 让我们以中办、国办《意见》为蓝图,以留学报国的赤子之心,共同激活深港“双城引擎”,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书写中国金融开放的新传奇!
10日下午,调研组到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和晶泰控股调研。
金融委员会秘书长胡力荣,副秘书长杜洋,证券与投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肖京,银保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王寒冰陪同调研。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